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英语网 >> 阅读天地 >> 留学驿站 >> 正文

小国的别样精彩——领略比利时文化

比利时  在国内,比利时大概是知名度最小的西欧国家了。西边隔海相望的英国是众所周知的“日不落帝国”,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南边的法国以浪漫和时尚著称于世;东边的德国已经确立了自己在机械方面的世界霸主地位;北边的荷兰也因郁金香和风车而闻名世界;就连东南角的小国卢森堡也为世人所熟知,因为它是世界上人均最富有的国家。而夹在中间的比利时却偏偏不见出彩之处,也正因为如此,了解它的国人寥寥无几。在来比利时留学之前,我对它的印象仅限于两点:一是国际奥委会主席是比利时人罗格,二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北约和欧盟的总部所在地。后来有机会来比利时留学,我才终于了解和认识了这个美丽的西欧小国,感受到了它独特的风土人情。
  
  悠闲的欧洲十字路口
  比利时是一个十分悠闲的欧洲小国。不管是居家的主妇和老人,还是工作的年轻人,做事都显得慢条斯理。虽说早上十点是工作的黄金时段,可在这里,年轻人跑步锻炼或遛狗的情景却随处可见。在比利时,工作时间一般是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中间有两个小时的午饭时间,还有三次咖啡时间(coffee break),每次大概得半个小时。这样算下来,比利时人每天工作的时间顶多也就是五个半小时。一到星期天和法定假日,比利时几乎所有的商店都不营业,对于这一点,很多刚来这里的中国学生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他们放着大把的钱不挣?在国内这可是促销的黄金时间啊!我记得刚刚到达比利时的那天刚好是星期日,我拖着两个行李箱,找遍了两三条街也没有找到一家开门的餐馆,最后只好在麦当劳凑合着解决了吃饭问题。
  比利时的悠闲不仅仅体现在慢条斯理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中,还体现在比利时人与世无争的态度上。由于比利时是一个欧盟小国,比利时人从不奢望自己的国家在国际上或欧盟内部叱咤风云,他们也不在乎自己的国家是否为外人所熟知。与名利相比,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悠闲生活:每天散散步,喝喝咖啡,和朋友一起聊聊天。有一次,比利时国家足球队输掉了一场比赛。该队的主教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脸轻松地说道:“我们本来就是欧洲二流球队嘛。”对待国家集体荣誉时能够如此超脱,这令我们这些中国留学生感到非常吃惊。
  比利时被比喻为“欧洲的十字路口”,这个称呼的由来不仅仅是因为比利时所处的地理位置,而且是因为其历史、语言和文化中都融入了西欧不同国家的元素。在不同时期里,比利时的不同地区分别被法国、德国、奥地利和荷兰统治过,比利时的建国历程也是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四国不断调和的产物。历史的原因造就了比利时的不同地区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在语言上,北边的法兰德斯地区以荷兰语为官方语言;南边的瓦隆区以法语为官方语言;布鲁塞尔作为荷兰语和法语双语区存在;东边和德国接壤的地区则是德语区。和不同的语言对应的是文化上的极大差异。和其他南欧的国家类似,南边瓦隆地区的比利时人更强调浪漫和自由;而北边的法兰德斯地区却更偏向于北欧国家的风格,突出的是纪律和责任。也正是由于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上世纪60年代,比利时的大学爆发了“大分裂”,几乎每个大学都被分成荷兰语和法语两个部分。我所在的鲁汶大学就被分成了留在鲁汶市的荷兰语鲁汶大学和搬到布鲁塞尔南郊的法语鲁汶大学。
  
  “毫不含糊”的吃喝文化
  悠闲和超脱的比利时人对吃喝可不含糊,这从他们的两样日常食品——啤酒和薯条上便能看出来。
  比利时具有悠久的啤酒酿造传统,它的啤酒产业在当今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比利时共有五百多家啤酒酿造厂,上千个啤酒品牌。总部位于鲁汶的英博公司(InBev)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公司,较为流行的啤酒品牌有Stella Artois、Jupiler和Leffe等。啤酒业的繁荣得益于比利时历史上的修道士。在历史上,比利时地区的修道士第一次在啤酒酿造过程中加入了啤酒花,大大改善了啤酒的口感。提到比利时啤酒,就不能不提修道院啤酒(Trappist Beer),修道院啤酒是指修道士按照传统配方在修道院酿造的啤酒。世界上现存的七种修道院啤酒中有六种在比利时,其中位于比利时夫莱特伦(Vleteren)的Saint Sixtus修道院酿制的Westvleteren 12#酒曾被评为世界最佳啤酒。在比利时,包括Westvleteren 12#在内的Westvleteren系列啤酒在超市根本买不到,要想品尝的话,只能提前一个月向修道院预订,取货的时候凭比利时驾驶证领取,每车每年最多只能买一箱。
  我所在的鲁汶大学的学生有一个传统,就是考试结束后一起喝啤酒庆祝。地点一般选在市中心的Oude Markt,这是个小广场,周围全是酒吧,算得上是酒吧一条街。学生们往往年轻气盛,因而,相互斗酒在所难免。为了防止学生酗酒,政府不得不强制酒吧在最便宜的Jupiler啤酒里面加入一种安全药物——这种药喝了容易使人感到眩晕,从而避免学生喝高闹事的事情发生。
  另一样非常流行的食品是薯条。尽管薯条的英文名字叫French fries (法式炸薯条),但其实它是发源于比利时的瓦隆地区。因此,比利时薯条的历史是最为悠久的。不仅如此,比利时薯条还比其他国家的好吃,原因在于比利时的薯条炸两遍。第一遍油温低一些,保证薯条里面熟透但是炸得不会太老;第二遍油温高一些,使得外皮比较脆。薯条配海虹(一种海鲜)是比利时人最喜欢的一道菜,号称“比利时国菜”。

比利时  

  “深入骨髓”的环保主义
  除了悠闲和饮食文化外,比利时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也令人印象深刻。比利时政府制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来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比利时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也很强,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爱护周围环境。
  比利时人的汽车拥有率非常高,但是为了节约能源,政府仍鼓励公民骑自行车出行。在比利时,几乎所有政府规划的道路都有被喷成红色的自行车专用车道,而机动车的权利却非常受限。所以,在路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开汽车的小心翼翼,而骑自行车的却横冲直撞。为了鼓励本校师生骑自行车上下班,我所在的鲁汶大学2008年启动了免费提供自行车的计划。该计划免费向教授和博士生提供全新且高质量的自行车,以此鼓励全体师生在校园内骑自行车。该计划还免费提供方便快捷的维修服务,甚至在各个系楼门前修建了自行车停车棚,真可谓“服务到家”了。
  除了鼓励骑自行车,比利时的垃圾分类回收也做得非常好。掌握复杂的垃圾分类,对于刚来比利时的外国学生来说,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以鲁汶为例,常见的垃圾可分成以下几种:塑料瓶、金属包装盒和利乐包装是一类,须放在蓝色垃圾袋里;蔬菜瓜果和花园垃圾为一类,须装在绿色垃圾桶里;而办公用纸和硬纸盒需要放在纸盒里;玻璃瓶要分成有颜色和透明无色两种,然后送到社区附近的玻璃瓶回收站;废弃的衣服编织物也需要送到回收站;还有电器类垃圾、危险品垃圾等的处理方式也各不一样。垃圾袋可以从市政厅和指定的超市购买,每年年底市政厅都会给每家发一份日历,上面印有第二年各类垃圾的回收日期。在规定的日期里,大家把装好的垃圾放在自家门口就可以了。如果有人没有按照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的话,轻则要受到警告,严重的还可能被罚款。
  环保主义不仅得到了比利时政府和大学机构的大力支持,更是深入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我的导师是一位四十多岁的比利时人,有一次我们碰面讨论第二天的工作例会,讨论完技术问题之后,他特意指出说,我的幻灯片模板的颜色太深,打印四份材料需要花费不少额外的打印墨粉;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墨粉,他建议我使用空白模板打印。比利时人如此“深入骨髓”的环保意识令我震撼不已。

回到顶部